首页>资讯>行业

浅谈工程建设团体标准与政府标准及企业标准之间的关系

核心提示:导读 工程建设标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当前,正值我国标准化改革的重要时期。本文首先对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的发展历程、标准体系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工程建设标准由四级升五级的最新变革进行了重要阐述,指出从工程建设国家

导读

工程建设标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当前,正值我国标准化改革的重要时期。本文首先对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的发展历程、标准体系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工程建设标准由四级升五级的最新变革进行了重要阐述,指出从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到企业标准具有很好的逻辑层次关系,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企业标准是整个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中确定技术指标依据的顶层;地方标准地域针对性强,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够作出快速反应,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是国家标准的有益补充;团体标准是大量企业标准的综合,是大量企业标准意志的上升和融合,具有更明显的先进性、适用性、有效性,能够有效补充了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的缺漏,成为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的有效途径。文中最后给出了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为行业从业人员了解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提供了资料,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改革提供了初步参考。

关键词:工程建设 团体标准 政府标准 企业标准

本文发表于《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2016年第09期。本文作者:汤亚军(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刘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和许燕禄(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鸣谢:工程建设标准资讯 编辑整理

1 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的范围涵盖了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公路、水运、铁道、民航、电力、石油、煤炭、核能、化工、水利、石化、轻工、机械、林业、矿业、冶金、文教、通信、农业、商业、航天等各类建设工程及其项目建设,涉及了不同地域各类建设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维护加固、拆除以及使用管理、服务等环节和各类相关产品的应用。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工程建设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是组织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条件;是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加速我国农业迈向现代化,推进我国完成工业化建设,从而向信息化社会迈进的重要技术基础。

根据1989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工程建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在经过26年标准化工作经验的积累后,2015年3月,为部署改革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改进标准制定工作机制,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培育发展团体标准。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这就意味着团体标准将纳入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中,之前的四级标准管理模式将升为五级标准管理模式,这也是下一步标准化改革的重点。因此,团体标准在整个标准体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以及与政府标准、企业标准之间的关系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现状

2.1 国家标准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标准化法》规定,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也就是说,国家标准是指对国民经济和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就我国工程建设标准来说,《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规定》中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需要统一或国家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截至2015年8月底,工程建设现行国家标准共计1028项,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744项,推荐性国家标准284项。

2.2 行业标准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和推荐性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中指出,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的计划根据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和下达,并报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截至2015年8月底,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备案的行业标准已达到2049项,其中包括建筑工程行业标准321项,城镇建设行业标准197项。现行行业标准详见表1。

建筑工程行业标准321项

城镇建设行业标准197项

2.3 地方标准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分为强制性地方标准和推荐性地方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对地方标准界定为: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是工程建设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实行科学管理的手段。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以及人文与传统的特殊性,决定了地方标准存在的必然性。相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言,地方标准具有四个明显的特点及优势:一是灵活性,地方标准编制协调起来较容易,制修订周期短,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够作出快速反应。二是地域性,对于许多具有地方特有的产品及其他事物,一般不适宜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而地方标准恰恰可以填补空缺。三是针对性,地方标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四是拓展性,为满足新兴行业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地方标准,往往先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制定新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积累了可靠的经验和数据,缩短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定的周期,减少了资源的过度使用。

截至2015年8月底,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备案的地方标准已达到3177项,现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信息见表2。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信息

2.4 团体标准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中所提到的团体标准就是目前存在的协会标准,也是当前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主要采用的标准形式。团体标准具有先进性、适用性、有效性等优势,而且能够发挥在新经济、新产业、新技术领域短、快、灵的特点,既有效补充了现行国家标准中的缺漏,又成为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的有效途径。

我国的工程建设协会标准正是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为了开展推荐性标准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实践,打破单一的强制性标准格局、促进“四新”的推广应用而产生的,1986年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正式接受原国家计委的委托,开展了推荐性标准的试点工作,工程建设标准化体制改革走入“以开展推荐性标准试点为代表的标准体制改革阶段”。协会标准试点30年来,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实践并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协会标准也随着体制改革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前标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协会标准在引导促进“四新”的推广应用、填补工程建设标准空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运用标准的约束作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是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15年8月底,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实施的协会标准已有400余项,同时尚有100余项协会标准处于在编状态。

2.5 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标准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目前,政府对企业标准采取备案的管理制度。《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逐步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落实企业标准化主体责任的改革目标,更利于企业标准的发展。

3 工程建设团体标准与政府标准、企业标准之间的关系

3.1 团体标准与政府标准的关系

团体标准可以分国家行业协会和地方行业协会两个层面,分别编制行业团体标准和地方团体标准。这样就解决了原来标准编制立项难、编制慢、针对性不强的难题,加快了标准编制进度,快速满足了市场对标准的需求,有利于标准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应用,对工程建设的发展起到更为有力的推动。

团体标准中的联盟标准,是指由某一行业或某一产业内成员自愿形成的组织为了本行业或产业的共同利益经协商一致而共同制定并执行的标准。联盟标准是从全产业链上下游体系的角度和需求出发,已经超越了行业的范围。行业是横向的,而产业联盟是上下游关系,是纵向的。因此联盟标准从另一个维度,弥补了上下游行业间的接口标准问题,而这正是行业标准所欠缺的,也是团体标准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所在。也就是说,团体标准可以是跨行业的标准,团体标准可以很好的解决不同行业之间接口的标准问题,使产业链之间的搭接更为协调、紧密,效率更高,产业链的体系更为完善。

发达国家的标准制修订工作主要依靠标准化协会或专业协会、联合会等社会中介组织,政府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方针政策的制定以及政府所支持的经费管理。这些社会中介组织由政府的授权和法律的指定,负责国家标准的拟定、协会标准的制定,标准的贯彻实施以及向政府提出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政策措施建议等工作。国外这种主要依靠社会中介组织管理标准化工作的模式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完善和发展。然而,我国的标准制修订工作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针对国外与国内标准化工作管理模式上的对比,必将在我国标准化改革中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因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作为政府主管的标准,应主要侧重具有重要属性的强制性标准,如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要求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设的其他要求。其他一般性的推荐性标准,应由团体标准进行有益补充,放开由标准使用主体去组织编制,真正发挥市场需求的作用。当然,团体标准作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主要补充,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标准,由市场自行选择,不同团体标准之间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但团体标准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一定是不冲突的、相协调的。

3.2 团体标准与企业标准的关系

团体标准是大量企业标准的综合,是大量企业标准意志的上升和融合;企业标准是团体标准的基础和组成部分。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管理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综合性基础工作,是衡量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可以说企业标准在整个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整个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中确定技术指标依据的顶层。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是整个标准体系中的底层,是任何标准都不能抵触和逾越的界限,强制性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仅次之。好的企业标准要想上升为整个行业使用的行业标准甚至是国家标准,最好的解决办法必将是上升为团体标准供企业自愿采用,进而积累实践经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团体标准的制定离不开大量基础的企业标准,在政府标准和企业标准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4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存在问题及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1)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层级划分不清晰;

(2) 团体标准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3)团体标准与政府标准之间缺少衔接及相互转换的政策措施,企业标准如何上升为团体标准缺少激励措施。

4.2 建议

(1)建议出台相应管理措施文件,确认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各层级的管理及责任主体,建议推荐性行业标准逐步向行业团体标准转变;推荐性地方标准逐步向地方团体标准转变;

(2)建议尽快修订《标准化法》,确立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

(3)调整协会的组织机构,为充实技术实力可考虑与部门的标准化研究机构组合,或采取其他措施充实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瑾峰. 工程建设标准化实用知识问答(第2版).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4.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指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 陈锦权. 试论改革地方标准管理模式[J]. 中国标准化, 2008(7):20-22.

[4] 王玉峰,等. 关于广东省造纸工业地方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考[J]. 中华纸业, 2010(7):31.

[5] 程虹,等. 利益一致性的标准理论框架与体制创新——“联盟标准”的案例研究[J]. 宏观质量研究, 2013(2):93.

返回【行业】频道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固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找加固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