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都新启动30个片区更新 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01个
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关注民生问题,热议民生话题;在成都,我们寻找民生变化,倾听幸福故事,共叙美好希望。
【我的故事】许多街巷变得越来越好看了,讲述人:成都青年创业者李蕊
我从小就生活在成都,这是一座让人感觉很自在的城市。人民公园的坝坝茶、锦江边上的漫步道……这些都是成都人心中的“幸福美好生活私藏点位”。
我发现,成都近几年来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这些点位更多了。比如我和朋友平时都很喜欢去猛追湾逛,这里有设计感满满的几何书店、好吃嘴们的“天堂”香香巷;到了晚上,售卖各类小物件儿的摊位便沿河铺陈开来……早些年,猛追湾并不是现在这样,这些改变都是因为城市更新的实施。通过城市更新,这里的“颜值”高了,店铺多了,人气和商气都噌噌地拉高,不仅本地的市民喜欢在天气好的时候或者茶余饭后来逛逛,外地游客也喜欢来这里打卡。
改变不止一处,成都的许多街巷也变得越来越好看了。成都市锦江区历史悠久的华兴街,在改造后“上新”。这里通过现代与历史、潮流和传统交融碰撞,有了许多像阿奇书店这种好看好逛的店铺。焕发新颜的大学路,充满复古感的建筑与华西历史建筑风格一致,道路两侧的高大梧桐树下,有城市记忆、有网红店铺……
今年,我路过高升桥东路,看见那边不少老旧小区已经安装上新电梯。报道中,抚琴小区这些成都人耳熟能详的小区,都在不断改造提升。城市在不断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没有落下老片区、老小区。通过城市更新,让它们实现“逆生长”,让城市既有烟火气,也有高颜值;让群众居住环境更好,居住条件改善。
未来成都还会有哪些变化?我很期待。
幸福背后,留住烟火气 改出新生活
作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之一的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实施老旧片区有机更新,加速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大力推进安全隐患、雨污分流、管网病害治理等基础工程,加快推进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持续健全老旧社区发展治理体系,不断满足市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智慧+”改造,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
在肖家河新盛社区新乐北街7号院,不仅大门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每个单元也都要刷脸才可进入。大院里,一个LED显示屏格外醒目,上面显示着日期、天气、是否限号等便民信息,还有社区服务内容、房屋租住基本情况等。在这个小区,通过改造,不仅对小区“颜值”进行了全面提升,还进行了一系列智慧化管理内容的植入。
“这些智慧化的管理方式,都是选择最贴近居民需求、见效快的项目,切实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肖家河新盛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肖家河新盛社区新乐北街7号院只是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记者从成都市住建局获悉,坚持党建引领,遵循民情民意,成都按照“居民自愿、各方参与”原则,2021年全力实施313个老旧小区分类改造,大力推进24个示范项目建设;因地制宜推进适老化、无障碍、停车等改造提升,提升小区宜居生活品质;同时全面构建“15分钟公共服务圈”,加快完善老旧小区教育、卫生等“8类18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今年,还将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01个、城镇棚户区改造4394户,支持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1500台。《成都市城镇老旧院落改造“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到“十四五”末,成都市基本完成2004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的城镇老旧院落的改造任务;2022-2025年计划改造老旧院落2242个,涉及居民近23.3万户。
更多街区“换新颜”,去年启动50个片区更新项目
现代感十足的建筑线条,功能复合的体验空间,多元繁荣的消费业态——玉林,这条因《成都》一曲火遍大江南北的街区,正与成都一起不断生长,迭代焕新。
通过增加1.5米非机动车道,释放了更多的公共休憩空间;道路更新设计后,设置了更多的休憩设施。一排排供来往行人稍做休憩的座椅长凳、一个个共享单车存放处的“小茶几”,这些巧妙构思,无不体现出小设计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在街区的城市更新中,我们意识到外观漂亮固然重要,但凸显实用性和功能性,才能让群众觉得更方便、更舒适。”项目设计负责人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天庆表示。
2021年,围绕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成都市实施三大行动、56项具体任务和96类项目,除启动50个片区更新项目改造以外,启动改造棚户区3972户、城中村1970户,打造特色街区21个、“金角银边”200个,实施锦江公园子街巷综合提升95条,建设小游园、街头绿地61个,实施“两拆一增”点位1388个,治理市政排水管网重大病害505公里,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成都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成都将深化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新启动30个片区更新项目。“接下来,成都市将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老旧片区品质提升、老旧社区发展治理、历史文化保护等工作为抓手,以一批城市品质提升重大工程为牵引,运用‘策划、规划、设计、运营一体化’驱动模式,统筹推进老旧片区功能品质提升、老旧小区升级改造、老旧社区发展治理体系健全,打造世界级的公园城市有机更新样本。”该负责人表示。
【代表委员话幸福】全国人大代表、原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程并强:让“面子”跟上时代潮流 让“里子”符合百姓期待
“一座城市的更新发展,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全国人大代表、原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并强看来,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的初衷就在于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时代需要。
“城市更新工作就好比一个小家的装修,是长期、持续、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动态改造,让城市成为所有市民的‘大家’。”程并强表示,在城市更新推进过程中要常态化开展民意调查工作,向市民征求建设意见并积极引导其参与到项目建设监督之中,打造真正符合百姓愿景的幸福之城。
城市更新中如何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保障居民权益?程并强认为,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需要以全局视角出发,整合地域资源、历史资源,将旧的文化元素打造成为新的城市符号,精准升级消费场景、办公场景与居住场景,让“面子”跟上时代潮流,让“里子”符合百姓期待。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新旧元素的有机融合会为城市创造更多可能性。”程并强举例说道,以枣子巷为例,中国五冶集团在其打造过程中,耗时7个月将原本“陈旧乏味”的枣子巷“老”街区,打造成为以民国风建筑为主,结合中医药材主题元素,彰显枣子巷历史文化故事的“新”特色街区。“在水井坊、东郊记忆等地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在充分挖掘历史元素的基础上,提升建筑品质,保留空间肌理和建筑形态,打造城市有机体。”程并强说。
四川省文化与旅游创意产业联盟城市更新专委会执委 汪宁生:
在城市更新中要注重全流程通盘考虑
谈到成都城市更新,汪宁生表示,在近30年的历程中,成都城市更新至少发生了三大转变,首先是城市更新目标从单一化向集成化转变。“也就是说,成都不再过度关注城市开发建设的规模和数量,更多关注城市发展治理的内涵和质量,推动更新单元内历史文化保护、人居环境优化、商业空间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等工作集成推进更新。”他表示,第二个转变是更新方式从碎片化向成片化转变,片区城市更新成为主流;第三个转变是项目建设从前后端脱节向全链条闭环转变。
“可以看到的是,成都在城市更新中强调顶层设计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建立更新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治理一体化机制,努力解决过去策划设计和建设运营无法有机衔接的问题。在具体项目实施中,一定要注重将投资逻辑和运营管理通盘考虑,建立起城市更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逻辑,实现‘自我造血’。”他说, 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可持续实施模式。同时构建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在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强各类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完善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健全公众参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