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起点,应届大学毕业生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根据20世纪60年代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对哈佛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10%的大学生有详细的职业规划,70%—80%的大学生只有简单的计划,10%—20%的大学生没有计划。上世纪90年代,大多数具有详细规划的大学生成为美国社会各个行业的精英,只有大多数简单规划的大学生成为中产阶级,而没有计划的大学生中有76%依赖于领取救济金。这个例子说明了我们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职业规划,也就是说,现在你应该学会了解自己,比如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兴趣、爱好和潜力在哪里?短期和长期目标是什么?你将来想做什么?那么,我们如何进行科学而准确的职业规划?
首先,从了解自己开始。你需要知道你属于什么样的个性,你的兴趣是什么,什么是更合适的专业。霍兰德认为,职业选择是一种人格的表现,一种特定的职业通常会吸引具有相同人格特征的人,而这些特质体现在职业上,即职业性格。不同职业性格的人适合不同的职业,适应不同的职业环境。只有选择与自己的职业品质相一致的职业,个人才能获得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相反,这会削弱个人的职业满意度和职业成就。
一旦遇到这样一个学心理学的大学女生,她性格外向,口才强,善于与人交往,有很强的商业意识,经常参加组织各种集体或团委员会活动,在中学期间体验成就感,但这不符合心理学专业的学科特点以及未来就业方向、工作内容等。一方面,这种失配可能会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角色冲突的经历而导致倦怠感,另一方面也可能为未来就业的混乱留下一个铺垫。因此,在选择中,还是要对自己的性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也许你会问,我不知道我现在的兴趣在哪里,我可能做出的选择是不准确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一个是观察。父母可以根据与考生多年的生活经验来判断考生的兴趣,但请注意,这种兴趣是考生一贯的爱好或专长,而不是受一时冲动的考生的偏好。第二,心理评价方法。现在很多网站和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组织都有相应的技术为应聘者进行职业测试,一些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例如,MBTI(Myers-BriggsTypeIndicator)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人格测试工具。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网上免费的评估产品,它的信度和效度都很差,提醒考生和家长小心使用。
第二,了解专业和大学,并开始有序地开展专业倾向。对专业来说,应了解相关专业近年来的主修课程、就业方向、发展前景、录取分数线和应用情况。对于高校来说,我们应该了解教师的实力、学科的实力、校园文化等。在对专业和大学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应该结合短期和长期的发展计划来确定目标。如果你打算毕业后直接工作,尽量不要选择研究生或博士专业;如果你想将来出国留学,或者成为研究人才,则更适合选择一个基础学科。
具体来说,整个过程就像画一个圆圈。众所周知,画一个标准圆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圆的中心,另一个是半径。圆心是我们设定的个人目标,半径是我们的综合能力,即一个人有多少知识、经验和技能。任何职业都离不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独特的经验。在这个职业社会中,一个人是否得到认可、重用和发展,与他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经验的程度密切相关。在这里,专业知识不仅指你通过大学专业学到的专业知识,也指你从事的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