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锚栓是继膨胀锚栓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锚栓,是通过特制的化学粘接剂,将螺杆胶结固定于砼基材钻孔中,以实现对固定件锚固的复合件。可用于各种幕墙、大理石干挂施工中的后加埋件安装,也可用于设备安装,公路、桥梁护栏安装;建筑物加固改造等场合。
灌缝胶(灌注胶)为双组分改性环氧树脂类低粘度液状的胶粘剂,其粘度低、配比宽松、放热少、适用期长,浆液灌注工艺简便。
本章适用于现浇及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包括填充墙框架)、框架—抗震墙结构以及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加固,其适用的最大高度和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的有关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抗震等级,B类房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的有关规定,C类房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
本规范适用于砖墙体和砌块墙体承重的多层房屋,其适用的最大高度和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的有关规定。
本规范适用于存在软弱土、液化土、明显不均匀土层的抗震不利地段上的建筑地基和基础。不利地段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划分。
加固方案应根据抗震鉴定结果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分别采用房屋整体加固、区段加固或构件加固,加强整体性、改善构件的受力状况、提高综合抗震能力。加固或新增构件的布置,应消除或减少不利因素,防止局部加强导致结构刚度或强度突变。新增构件与原有构件之间应有可靠连接;新增的抗震墙、柱等竖向构件应有可靠的基础。加固所用材料类型与原结构相同时,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原结构材料的实际强度等级。
桩基动测主要分高应变法适用于检测基桩竖向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分析桩侧和桩端阻力;低应变法主要用于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基桩动测仪的仪器和传感器为精密仪器,在运输和使用时要注意防震、防潮,现场使用时要注意防止太阳暴晒。
裂缝测宽仪由带刻度线的视频显示屏、显微摄像测量探头、信号传输电缆组成,是专业检测混凝土结构中裂缝宽度和表面微观缺陷的仪器,用于桥梁、隧道、墙体、混凝土路面、金属表面等裂缝宽度的量检测。
混凝土回弹仪是一种检测装置,适于检测一般建筑构件、桥梁及各种砼构件(板、梁、柱、桥架)的强度,主要技术指标有冲击功能;弹击拉簧钢度;弹击锤冲程;指针系统最大静摩擦力和刚钻率定平均值。
测距仪是一种测量长度或者距离的工具,是利用光、声音、电磁波的反射、干涉等特性,而设计的用于长度、距离测量的仪器,同时可以和测角设备或模块结合测量出角度,面积等参数,在工程应用、GIS调查、军事等领域都有很广的应用范围。
钢筋探测仪,采用电磁感应法检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中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及钢筋直径或探测钢筋数量、走向及分布;还可以对非磁性和非导电介质中的磁性体及导电体进行探测。
发生下列情况时,可采用托换技术进行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地基不均匀变形引起建筑物倾斜、裂缝;地震、地下洞穴及采空区土体移动,软土地基沉陷等引起建筑物损害;建筑功能改变,结构承重体系改变,基础形式改变;新建地下工程,邻近新建建筑,深基坑开挖,降水等引起建筑物损害;地铁及地下工程穿越既有建筑,对既有建筑地基影响较大时;古建筑保护;其他需采用基础托换的工程。
纠倾加固适用于整体倾斜值超过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规定的允许值,且影响正常使用或安全的既有建筑纠倾。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迫降纠倾和顶升纠倾的方法,复杂建筑纠倾可采用多种纠倾方法联合进行。既有建筑纠倾加固设计前,应进行倾斜原因分析,对纠倾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对上部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估。当上部结构不能满足纠倾施工安全性要求时,应对上部结构进行加固。当可能发生再度倾斜时,应确定地基加固的必要性,并提出加固方案。
既有建筑增层改造后的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和稳定性计算,以及基础结构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采用外套结构增层时,应按新建工程的要求,确定地基承载力。当采用新、旧结构通过构造措施相连接的增层方案时,除应满足地基承载力条件外,尚应分别对新、旧结构进行地基变形验算,并应满足新、旧结构变形协调的设计要求;当既有建筑局部增层时,应进行结构分析,并进行地基基础验算。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鉴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搜集鉴定所需要的基本资料—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制定现场调查方案,确定现场调查的工作内容及方法—结合搜集的资料和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检验方法并进行现场检验—综合分析评价,作出鉴定结论和加固方法的建议。
混凝土结构经可靠性鉴定确认需要加固时,应根据鉴定结论和委托方提出的要求,由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按本规范的规定和业主的要求进行加固设计。加固设计的范围,可按整幢建筑物或其中某独立区段确定,也可按指定的结构、构件或连接确定,但均应考虑该结构的整体性。
将原材料按不同配合比称量准确,分别配置底涂胶料、整平胶料及粘结胶料。先将稀释剂加入聚合物主料内搅拌均匀,再将填料加入继续搅拌至均匀,最后加入固化剂,充分搅拌后即可使用。配置胶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底涂胶料每次配置量以1-2公斤为宜;整平胶料每次配置量以0.5-1公斤为宜;粘结胶料每次配置量以1-2公斤为宜。
砌体结构经可靠性鉴定确认需要加固时,应根据鉴定结论和委托方提出的要求,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按本规范的规定和业主的要求进行加固设计。加固设计的范围,可按整幢建筑物或其中某独立区段确定,也可按指定的结构、构件或连接确定,但均应考虑该结构的整体性。
拱上建筑拆除应严格按设计卸载程序进行。设计无要求时,应按对称、均衡原则进行拆除,对跨径较大的拱桥拱上建筑拆除应做专门的卸载程序设计与相应的结构验算。拱上建筑拆除时,应观测1/4跨、拱顶及其他控制截面的挠度和拱圈横向位移、结构开裂情况,多孔拱桥拱上建筑不能同时对称拆除时,还应观测相邻孔跨拱圈和墩台的变位,并详细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停止施工,并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应采取安全措施或调整卸载程序。
桥面板凿毛处理 先凿去桥面铺装层及桥面防水层,然后凿除梁顶面混凝土,使表面粗糙凹凸差不小于6mm。桥面板若出现裂缝,应按要求进行修补。凿除梁顶面混凝土破损部分,被凿除部分可先行修补或与桥面混凝土补强层同时浇筑,修补完成后应恢复桥面防水层。植锚固钢筋和布置加强钢筋采用植筋方法设置锚固钢筋,植筋方法应符合规定。桥面板加强钢筋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